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

荊棘的道路: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--以《福爾摩沙》系統作家為中心










有書友來稱,當今能擁實體書,又有看書的習慣與時間,算很幸福,擁書而能垂手可得,更是一樂也。年後稍理舊書備售,搬出一堆明清歷史,多屬專題,並偏重台灣史事,雖非名家名著,多少能由收藏備用,看出我個人學問旨趣,這批是研究生碩士論文,教育部要求碩、博士論文,需列作共用資源,在網頁提供下載閱讀,但有實體書,比對參讀,樂趣自較濃郁。

其中一冊【荊棘的道路: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--以《福爾摩沙》系統作家為中心】
研究生柳書琴90.07期,清華大學中文系的博士論文,由陳萬益教授指導。





該論文貫聯《福爾摩沙》系統作家中之王白淵、吳坤煌與張文環三人之互動關係,探究這股力量,在日治台灣的文學史、文化史甚至精神史上的意義,簡言之,就是這批有良知的知識份子,在日據殖民統治之下,如何去尋求一條不失自主的出路。

《福爾摩沙》是機關同仁文藝雜誌,發行於東京,2年共出三期(1933.07-1934.06),有前因也有續果,前因是受稍早的台灣東京學生的反殖民抗爭影響,1933成立的台灣藝術研究會成員(台灣青年作家)熱衷追求著所謂〈台灣新文學運動〉,其後續則係1934.05成立了台灣文藝聯盟。

台灣因割讓,有高砂民族、台灣人與內地人,這樣特殊的多元住民組合,被認為是得不到相對的政經平等,而台灣人因其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,卻需以日文思考書寫,以現在語言來說,顯然有殖民與被殖民的對立,此即本論文所稱文化抗爭之《荊棘的道路》,1937中日戰起,文化活動備受打壓,「當局」命令廢止報章雜誌之漢文欄(中文版),其文化及文學運動的道路,更為坎坷。

楊雲萍回憶這時期的新文學運動,他寫道:
『現在,似乎已經忘掉了似的,
可是台灣也曾 經過了一段熱烈真摰的新文學運動。
一部份觀念上的忘掉,
當然是不能夠否定歷史上的儼然曾有其事。』

歷史不必重來,也不必相信歷史的重演,但先人在歷史舞台上的片刻演出,確是令人神往而動容,吸引後來者欲窺其內心的世界。

這些書報雜誌期刊,保留了當年台灣文學前輩,努力抗爭、追求理想的歷史痕跡,也見証了他們走荊棘坎坷路的意志與勇氣。

這些書報雜誌期刊,除了戰後中、日兩國各學校研究單位,保留稍為完整,私人恐只零星收藏,(據說東海楊逵保有不少)婁子匡先生等人,主持了台北東方文化書局,曾予以影印復刻出版,我巧遇機緣,買到了幾本,原版古籍收藏不易,能往下求得近刻復印,不亦可乎。






《福爾摩沙》(以日文假名:フォルモサ為刊名)收入於上述東方書局復刻之五

十種期刊之第29輯《新文學雜誌叢刊》之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