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

《壓不扁的玫瑰》楊逵之《把那些被埋沒的 挖出來》及日據時代台灣文學誌

《把那些被埋沒的 挖出來》

日據(治)時期,台灣文學的熱鬧場景,在80年代,透過蓬勃的台灣文史研究,相當地引領台灣文學界的新視野,但時至今日,部份因經濟面的蕭條,就連學院派者,恐已變成種子教育,只希望一些當年作家的名姓,能印入學子耳膜:王詩琅、賴和、楊逵、呂赫若、龍瑛宗、張文環、翁鬧、巫永福、吳濁流、王昶雄...

楊逵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,除了所謂《壓不扁的玫瑰》,他曾說過一句話:《把那些被埋沒的挖出來》根據國立台灣文學館【楊逵文物數位博物館】之楊逵年表所記:

楊逵 1981(76歲)3月 寫就《把那些被埋沒的挖出來》
(附於「臺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復刻本」5《臺灣新文學》之前)

翻查臺北東方文化書局《臺灣新文學》復刻本,卷首所載,楊逵的推薦文,日期是一九七七.七.七,楊逵就是在此說出了這句名言。

此短文寫道:

『歷史就是這樣,每一個朝代的當權者都會粉飾門面,把罪之過歸於對方,把功勞寫在自己臉上,以混淆是非。』

他十歲時,焦吧哖事件發生,他的大兄描述了許多慘無人道的虐殺情景,又從父母及鄰居父老聽到「走蕃仔」的故事,印象非常深刻,

『我一上中學就到圖書館、古書店去找有關這段歷史的文獻,找了好久,終於找到了,書名卻是「台灣匪誌」,把我們的新民寫成了土匪。
現在,有一個時期,我們經常聽人家說:「台灣人受了日本50年的奴化教育,都變成奴隸了。」這又是另一種說法。

『到底,台灣人民是土匪呢?還是奴隸呢?

『希望研究歷史的人,從那些被埋沒好久的第一手資料中去挖掘出真實證據,正確描述日本侵佔下50年歷史的真實面貌,讓我們接棒人不要再被牽著鼻子走。』

楊逵因之推薦這套復刻書:

『東方文化書局...這次又要翻刻「臺灣文藝」、「臺灣新文學」、「臺灣文學」等都是被埋沒了好久的臺灣歷史文化資料的重要部份,特於推薦』



台灣的文藝〈或文學〉活動,深受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影響,並誘因於,日本大正年代,蔓延至中國大陸的左翼思潮,繼「台灣文化協會」的發展而延續發展,極度關懷著普羅大眾,具政治意味的寫實色彩。

這樣,必然地爆發了,而且揭示著各自的不同主張:

1931台灣鄉土文學及台灣話文論戰,全面展開

1932吳坤煌、張文環等組織「台灣藝術研究會」,在東京發行刊物《台灣文藝》(昭8)繼之發行《福爾摩沙》


1933郭秋生、黃得時、廖漢臣等組織「台灣文藝協會」,次年1934發行刊物《先發部隊》第2期更名《第一線》而止

1934.5「台灣文藝聯盟」成立,張深切主持之全島性組織,發行刊物《台灣文藝》

1935,楊逵退出「台灣文藝聯盟」,1936發行刊物《台灣新文學》。

1940.1(昭15)西川滿等組織「台灣文藝家協會」,發行刊物《文藝台灣》

1941.4(昭16)設置皇民奉公會

1941同年 張文環、黃得時等組織「啟文社」,發行《台灣文學》,與西川滿《文藝台灣》形成戰時台灣文藝界,思想強烈對立的雙璧。

1944.5《文藝台灣》、《台灣文學》停刊,改由「台灣文學奉公會」發行,統名為《台灣文藝》。

楊逵希望新一代的史學家,從陸續出土的第一手資料中去挖掘,『正確描述日本侵佔下50年歷史的真實面貌』,粗淺看來,台灣在殖民統治下的活動,顯然是主要根於民族的覺醒,殖民與被殖民之間,就像勞資對立,各謀各自的利益,而擁護者又各護其主,也就有忠奸之辯,或所謂《半奸忠》了,讀歷史,月旦人物,或稍能洞澈人心,也算在失意的我的人生旅途中,尋得一種修行的《法喜》吧~


《文藝台灣》與《台灣文學》統合後,改由「台灣文學奉公會」發行之《台灣文藝》(昭19創刊),有別於「台灣文藝聯盟」之《台灣文藝》(昭9創刊)
此版為16開,字較大,恐係據臺北東方文化書局《臺灣新文學》復刻本,再予影印?












舊植民地文學の研究  尾崎秀樹著,
197106東京勁草書房發行,
本書恐係日本近代研究植民地文學的開山著作,
彼時,作者亦嘆資料入手困難,文獻不足徵也,
書前附印參考雜誌書影,
首頁多關係台灣者,但僅略見冰山一角而已,
拍PO的書影,係該書之影印本,16開349頁,另附編人名索引25頁








《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》之﹝台灣編1﹞2000日本ゆまに書房發行,
據西川滿編『台灣文學集』昭和17年大阪屋號書店版,以原書115%復刻,書影係該書之影印本 16開287頁
彼時西川滿創刊《文藝台灣》,選入台灣人(應係刊於該《文藝台灣》者)小說僅周金波與龍瑛宗兩人,另楊雲萍詩一篇,黃鳳姿民俗系列八篇,餘皆(在台?)日本人作品






施淑編《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》199212前衛初版,
本書採取反映時代面向之唯用主義觀點,選編題材涵蓋廣泛,作家足資代表性,結構或不求唯美,共收小說16篇,24開407頁(內含台灣文學史大事紀,本網誌多採用,但因西曆與昭和換算標準,恐有1年之誤差)





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

荊棘的道路: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--以《福爾摩沙》系統作家為中心










有書友來稱,當今能擁實體書,又有看書的習慣與時間,算很幸福,擁書而能垂手可得,更是一樂也。年後稍理舊書備售,搬出一堆明清歷史,多屬專題,並偏重台灣史事,雖非名家名著,多少能由收藏備用,看出我個人學問旨趣,這批是研究生碩士論文,教育部要求碩、博士論文,需列作共用資源,在網頁提供下載閱讀,但有實體書,比對參讀,樂趣自較濃郁。

其中一冊【荊棘的道路: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--以《福爾摩沙》系統作家為中心】
研究生柳書琴90.07期,清華大學中文系的博士論文,由陳萬益教授指導。





該論文貫聯《福爾摩沙》系統作家中之王白淵、吳坤煌與張文環三人之互動關係,探究這股力量,在日治台灣的文學史、文化史甚至精神史上的意義,簡言之,就是這批有良知的知識份子,在日據殖民統治之下,如何去尋求一條不失自主的出路。

《福爾摩沙》是機關同仁文藝雜誌,發行於東京,2年共出三期(1933.07-1934.06),有前因也有續果,前因是受稍早的台灣東京學生的反殖民抗爭影響,1933成立的台灣藝術研究會成員(台灣青年作家)熱衷追求著所謂〈台灣新文學運動〉,其後續則係1934.05成立了台灣文藝聯盟。

台灣因割讓,有高砂民族、台灣人與內地人,這樣特殊的多元住民組合,被認為是得不到相對的政經平等,而台灣人因其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,卻需以日文思考書寫,以現在語言來說,顯然有殖民與被殖民的對立,此即本論文所稱文化抗爭之《荊棘的道路》,1937中日戰起,文化活動備受打壓,「當局」命令廢止報章雜誌之漢文欄(中文版),其文化及文學運動的道路,更為坎坷。

楊雲萍回憶這時期的新文學運動,他寫道:
『現在,似乎已經忘掉了似的,
可是台灣也曾 經過了一段熱烈真摰的新文學運動。
一部份觀念上的忘掉,
當然是不能夠否定歷史上的儼然曾有其事。』

歷史不必重來,也不必相信歷史的重演,但先人在歷史舞台上的片刻演出,確是令人神往而動容,吸引後來者欲窺其內心的世界。

這些書報雜誌期刊,保留了當年台灣文學前輩,努力抗爭、追求理想的歷史痕跡,也見証了他們走荊棘坎坷路的意志與勇氣。

這些書報雜誌期刊,除了戰後中、日兩國各學校研究單位,保留稍為完整,私人恐只零星收藏,(據說東海楊逵保有不少)婁子匡先生等人,主持了台北東方文化書局,曾予以影印復刻出版,我巧遇機緣,買到了幾本,原版古籍收藏不易,能往下求得近刻復印,不亦可乎。






《福爾摩沙》(以日文假名:フォルモサ為刊名)收入於上述東方書局復刻之五

十種期刊之第29輯《新文學雜誌叢刊》之2

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

競選書刊~~之2康寧祥

康寧祥當年在龍山寺,真是魅力四射,卻以問政溫和 ,黨外有所謂批寧鬥寧異聲 ,政黨派系自無可非議,就像今日國民黨,其實,國民黨既早已有所謂新黨,不正是革新了?是否得從根救起,下猛藥革命麼 ?至於所謂世代交替,黨外自始即有眾多新生代打天下,各自奮鬥,未聞有爭搶主席者也